【健康知識】高血脂症的3個常見誤區與3個飲食常識,早知道早受益!
高脂血症的3個常見誤區 只有肥胖的人才得高血脂症 不少人認為,只有胖人才得高血脂,瘦人可以高枕無憂。但實際上, 高血脂並不是胖人的專利,很多體型苗條的人也會得,因為脂代謝異常並不單純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導致的 。長期每天大量地吃糖,也有可能造成脂代謝異常。有些人瘦,可能是因為患了糖尿病,糖尿病能造成脂代謝異常。另外,有一些疾病,也可以導致血脂升高,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與腎病綜合征等,或者家族性高脂血症。高脂血症患者,即使體型弱不禁風,脂代謝也相當紊亂。所以,理想體重的苗條人,也不可對高脂血症掉以輕心,應同樣重視預防。 高脂血症患者飲食無油最好 有些人認為高血脂只是吃油多造成的,帶點兒油的東西都不能吃。這種認識過於片面。 因為適量的油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,促進人體吸收維生素等有益物質,還能預防膽結石 。即便在節食減肥的時候,每天也需要至少 20g 膳食脂肪才能維持膽汁的正常分泌。如果膳食脂肪攝入不足,還會造成脂肪酸缺乏,而損害皮膚的健康。 高脂血症患者攝入膽固醇越低越好 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,但膽固醇也是人體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。它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,且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有在膽固醇的協作下,才能完成其防禦感染、自我穩定和免疫監視三大功能。而且好的膽固醇又是脂質的清道夫,它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,處理分解成膽酸鹽,通過膽道排泄出去,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。 所以,高脂血症患者也應適當的攝入膽固醇,並不是攝入膽固醇越低越好 。 “ 看得見 ” 與 “ 看不見 ” 的脂肪 不少人認為只有 “ 看得見的脂肪 ” (如動物油、花生油、豆油、橄欖油等以及動物外皮,如雞皮、鴨皮等食物),尤其是烹調用油才是膳食脂肪的唯一來源,自然認為炒菜少用油就算是限制脂肪了。 其實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脂肪。 “ 看不見的脂肪 ”—— 顧名思義,就是不容易為人所注意的脂肪, 如肉類、蛋類、乳製品、動物內臟、豆製品,還有堅果類食物,如花生、瓜子、核桃、杏仁、開心果、松子等都含有較多量的脂肪 ,即使穀類、蔬菜、水果中也含有微量的脂肪,如果過多食入這些 “ 看不見的脂肪 ” 也會導致脂肪超量。且這些看不見的脂肪恰恰又是人們容易過量食入的,肥胖也往往會由此而來。 ...